【宏观要闻】
1、中国表态将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
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昨日在北京举行,会后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内容涵盖中欧贸易、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气候变化以及叙利亚等广泛议题。与此同时,3月份即将面临是否为欧洲稳定机制(ESM)增强火力的问题,欧盟领导人如今得到了一项战略再保证:中方在一个月内二次重申,已做好了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
2、去年全国税收近9万亿个税总量不减反增
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带动之下,中国的税收收入在2011年达到了近9万亿,超过了2010年全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9月1日启动了个税改革,但个税增幅同比仍然高达25.2%。
【证券要闻】
1、中信证券计划进军美国市场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0030.SH)正计划进军美国市场。这些消息人士称,中信证券已向美国监管部门申请证券业务牌照,以便能够在美国这个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承销股票及债券。他们称,此举符合中信证券的海外发展战略,其战略重点就是帮助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中资企业筹集资金。
中国社保基金减持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股票
据周一递交给香港交易所的披露档显示,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减持了总计约1.53亿港元(合2,000万美元)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票。档显示,社保基金上周三以平均每股5.508港元的价格卖出1800万股工商银行H股股票,并以平均每股3.356港元的价格卖出1600万股中国银行H股股票。
【货币商品】
1、央行正回购缩量至60亿元
央行昨日启用了28天正回购作,回购资金为60亿元,较上周大幅减少200亿元,中标利率与上周持平为2.8%。而央票则是继续缺席,至此1年期央票已连续7周停发。据了解,由于保证金存款的基数调整,中小银行本周还需要上缴存款准备金约1000亿元。
2、银行业达成处理离岸人民币交易的指导方针
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系统(Swift)周一表示,国际银行界已经达成确保有效处理离岸人民币交易的一整套指导方针。在Swift的推动下,24家机构之间在两个月内达成了协定。新指导方针将机构之间的支付资讯传送方式标准化,要求它们将在岸人民币支付和离岸人民币支付区分开来。
3、中石油2012年年底前将经由喀麦隆运送原油
喀麦隆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周一对道琼斯通讯社表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经与喀麦隆政府达成协议,2012年年底前中国石油集团将经由喀麦隆从乍得运送原油。这位官员称,随着谈判接近完成,乍得政府已经达成一致,允许中国石油集团使用乍得-喀麦隆管线运送产自乍得的原油。
【地方经济】
1、北京局部房价重回2010年楼市悲观预期加重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简称“京十五条”)16日将“满周岁”。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京十五条”将大量投资投机需求挤出了北京市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普通购房者的刚性需求。专家预计,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年内不会轻易放松,全年房价仍将有10%降幅。
2、青海计划淘汰落后产能57万余吨
记者从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了解到,2012年,青海省将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考核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主任吴海昆介绍,2012年,青海计划淘汰落后产能总量为57.49万吨,其中,淘汰落后产能炼钢45.96万吨、铁合金9.1万吨、碳化硅2.43万吨。此外,计划淘汰玻璃落后产能160万重量箱、印染2970万米。
3、广西将于2012年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广西将于2012年年底前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广西第三批45个新农保试点县和首批66个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已全部启动;目前,广西尚未开展新农保试点的37个县(市、区),已完成开展基础数据调查摸底,3月上旬将全部启动新农保实施工作。蒋明红说,按照计划,从今年1月1日起,广西新农保工作要比全国部署提前半年实现制度全覆盖。
【产业经济】
1、住建部拟扩大公积金援建保障房试点
超2万亿元公积金该怎么用,已成为住房领域的头等大事,而选项之一就是“输血”保障房。2月14日,住建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百城覆盖。
2、轨道交通装备入选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目录
轨道交通装备正式入选《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这意味着在“稳中求进”的大背景下,轨道交通产业将得到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录由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制定。
3、银监会要求银行新一轮摸底 平台贷再掀清理风暴
14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银监会近期已对各家银行下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台账统计调查表》审查附表,与平时每季度统计上报内容不同的是,此份附表中新增了征信数据、评估数据及监控数据三个项目,对2011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情况进行新一轮摸底,要求银行3月份内上报最新统计内容。
4、中国官员:地方政府不应擅自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周一称,地方政府不应试图调整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必须遵从中央的政策立场。王珏林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采访时称,中央政府年初时表示,今年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当前这个敏感时期,地方政府最好听从中央指令,而不是擅自进行政策调整。
【财经评论】
1、部分银行锁定贷款利率 降息预期抬头
尽管降息预期并不强烈,但目前部分银行依然“未雨绸缪”,力求将贷款利率设定为固定利率,以备未来降息影响其收益。不过,受贷款需求相对减少等因素影响,目前银行贷款收益已有下行迹象。昨日一大行某支行人士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年底,即接到领导提醒:在与企业签订贷款合同时,尽量与企业约定固定利率,以备今后降息的可能。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新华网、第一财经日报、经济参考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华尔街日报、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