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要闻】
1、温家宝:预调微调要从一季度开始
2月6日至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说,今年1月份和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值得关注。要见事早,动作快,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始。所谓宏观审慎的政策,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2、陈德铭:正研究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措施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在安徽开展商务工作调研时表示,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应对贸易摩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外贸企业,同时,也将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3、芜湖房地产新政暂缓执行
就在业界还在为芜湖市9日出台的楼市新政是否有“救市”之嫌以及调控是否“松绑”而争论之时,芜湖市政府昨晚紧急发布了新政暂缓执行的通知,芜湖的楼市新政随即成了今年最短命的楼市新政。
4、拆东墙补西墙 希腊失信让欧盟失望
尽管希腊政府表示同意实施新的紧缩措施,但欧盟还是不愿意“给钱”,并开出了三大条件。或许,希腊的失信行为已经激怒了债主,更激怒了欧盟伙伴国。
5、李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实现利率市场化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成熟。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下一步应促进商业银行主导的资本市场发展,具体路径是存款理财化和贷款证券化。
6、专家建议健全社保投融资管理体制
多位专家12日在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2012年会分论坛上建议,社保基金投资应该实施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并关注长期投资收益,从而形成社保基金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同时,应该尽快健全社保投融资管理体制。
7、银行创新迭出让中小企业不再等“贷”
去年四季度中小企业跑路潮引发外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广泛关注后,不少银行纷纷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进行了颇多探索。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只有少数银行已经建立起一整套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的机制和流程,但一些银行在钻研部分领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破解之道方面已初见成效,总体呈现出四大类创新模式,并且仍在不断提升和完善中。
【证券要闻】
1、上交所推进阳光监管引导理性投资
为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关于坚持不懈地抓好投资者教育工作、增强投资者理性参与能力的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举办了以“推进阳光监管,引导理性投资”为主题的“中小投资者走进上交所”交流恳谈会,揭开了该所以倡导理性投资、加强投资者保护为重点的系列集中宣传活动的序幕。
2、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将全业务评估
经向中国证监会备案,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发布并实施《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指引》,以指导证券公司开展有关评估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合规风险。根据《指引》,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应涵盖证券公司所有业务、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由各公司组织的评估小组或委托外部专业机构进行。
3、天津文交所确定股权重组 国企将控股
继上周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得到天津市政府的公开支持“扶正”后,昨日有消息称,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将优化股权结构,并确定由国有企业控股,相关实施细节正在抓紧落实中。
4、健全信披与股价异动监管快速反应机制
日前在广东证监局辖区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之际,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广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侯外林。侯外林称,今年广东证监局将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健全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动监管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分红监管,督促辖区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回报规划和分红政策,加强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有利润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关注和监管;积极配合证监会推进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改革;继续强化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监高人员的监管,推动辖区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问责制度,探索上市公司“功能监管”的有效方式。
5、上海力争6月底前完成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
上海市政府近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传来消息,上海近期将正式建立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主体,纠正各类违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尽快启动上海市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方案,争取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全面完成清理整顿工作。
6、中证协召集券商探讨新股发行改革
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召集中金、中信和平安等多家券商开会,共同探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的网下询价发行对象、不当询价行为及处罚措施等议题。与会机构经过讨论认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即全面放开询价对象,并赋予主承销商更多的询价对象选择权和配售权。在此思路之下,与会人士提出并深入讨论了新股发行制度的三种改革思路。
7、证券公司柜台交易试点草案初步成型
消息人士日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期有关部门召集多家券商在京召开会议,讨论了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试点暂行办法。目前,该办法草案基本成文,尚待监管部门核准。草案内容或包括证券公司开展柜台交易业务的门槛、投资人准入条件及股份公司上柜交易流程等,对开展柜台交易业务的诸多细节进行了规范。
8、基金整体仓位下降
尽管近期市场震荡上升,但多家券商基金仓位监测报告显示,近两周开放式股票方向基金仓位水平整体下降,且大型基金公司一致主动减仓。业内人士认为,原因可能是1月CPI数据超预期导致短期降准预期弱化,基金对后市继续上涨信心不足。
9、监管层向部分高报价基金公司发询问函
近期,新股询价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日监管部门向部分近期报价较高基金公司发函,要求对报价作出合理解释,询问为何报出高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0、基金发行不减速 预计今年总数将再创新高
虽然市场不好渠道拥挤,但基金发行市场仍然火爆。据天相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只新基金成立,上周更有超过20只基金同时发行。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将保持与去年相当的新发基金数量,并认为今年新基金数量有可能再创新高。
11、后市态度仍偏谨慎 基金继续小幅减仓
根据国都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模型测算,上周433支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5.92%,相对前一周下降了0.57个百分点,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基金整体主动减仓0.94个百分点。上周主要股指呈现先抑后扬之势,市场政策面和资金面方面并无明显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进行了小幅主动减仓,说明基金对后市的态度继续保持谨慎。
【产业经济】
1、项俊波:抓好寿险销售误导治理工作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日前主持召开主席办公会,研究寿险销售误导专项治理工作。项俊波指出,保险监管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寿险销售误导治理工作,强化保险公司责任,强化高管人员责任,采取严查重处的举措,形成治理销售误导的公开评价体系,建立治理销售误导的长效机制。
2、海洋产业进入政策密集发布期 “红包”效应渐显
12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近日《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印发,确立了增加战略资源储备等一系列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一季度,国家海洋局还将全力推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的颁布实施,以求培育和壮大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海洋经济和沿海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中国车市今年或陷低谷 自主品牌低价策略亟待转变
“研究显示,中国车市存在‘五年增长周期’的规律,2008年至2012年正好是最新一轮周期,因而今年中国车市有可能陷入低谷。”独立第三方市场调查公司JD.POWER亚太中国区研究总经理梅松林昨日对记者表示。他同时指出,我国自主品牌车目前的低价策略也亟待转变。
4、我国矿产分布格局正发生全面改变
记者从12日结束的2012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获悉,随着国家公益性地质勘察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世界级矿产基在西部地区陆续发现,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分布格局正在发生全面改变。
5、孙志刚: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11日表示,相关部门将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重点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非盈利的医疗机构。
【企业要闻】
1、中加欲建10亿美元自然资源基金
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宣布,将与加拿大Canaccord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个规模为10亿美元的自然资源基金合作计划,该基金将专门用于投资加拿大自然资源领域。2月9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诸鑫强与Canaccor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诺尔兹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