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要闻】
1、1月新增信贷约8000亿元 四大行新增贷款3200亿元左右
尽管受到元旦和春节长假因素影响,1月信贷投放依然迅猛。中国证券报记者7日获悉,1月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约3200亿元。据此估算,银行业全部新增贷款规模在8000亿元左右。
2、中央财政补贴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办法出台
财政部近日发文《关于中央财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中央财政对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的具体补贴办法。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获得中央财政的全额补助,而东部地区也将获得50%的补助。
3、央行: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向“三农”和民生倾斜
2012年央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日前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总结了2011年人民银行系统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管理工作,部署了2012年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工作重点及落实措施。会议提出,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提升信贷政策导向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
4、1月全社会用电量罕见负增长
消息人士日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今年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约为-7.5%,预计1-2月累计增速仅为5%至6%。往年的1月由于临近春节,工业生产活动不活跃,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会下降,但出现负增长是近年来少有的情况。该人士认为,用电量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春节长假、去年1月用电量增速基数较大以及经济增速下滑。
5、工信部:小微企业不会出现大面积资金断裂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昨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融资环境紧等多重因素影响,2012年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但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资金断裂和倒闭问题。
6、外汇局:我国未出现资金大规模流出迹象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表示,当前,我国外汇净流入有所放缓,但并未出现资金大规模流出的迹象。
7、李克强:把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放在更重要位置
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在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按期开工、质量可、如期建成的同时,把确保公平分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按照保障基本、公正程序、公开过程的原则,科学确定保障范围,规范和阳光作,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证券要闻】
1、险资可以两方式借道券商入市
消息人士7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保监会日前向保险机构下发的《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证券交易问题的通知》明确,未来险资入市既可通过租用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交易单元模式”,也可参与“特殊机构客户模式试点”。
2、央行:继续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召开2012年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今年央行将继续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积极稳妥地发展安全、简单、适用的金融衍生产品。
3、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正回购
时隔8周,央行于昨日重启公开市场正回购作,数量260亿元,期限28天。据悉,央行本周初曾向银行间市场一级交易商征询央票需求,但最终央行仅选择了资金冻结期限更短的正回购,并未实施1年期央票招标。
4、知情人士称监管层已接收易方达跨境ETF申请材料
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日前透露,有关部门已于本月初接收了易方达基金递交的恒生中国企业ETF(上市交易基金)及其联接基金的申请材料。
5、央行倚重公开市场作 货币政策进观察期
昨日,央行并未恢复发行暂停五周的央票,转而使用了较为温和的正回购来回笼资金。业界专家分析指出,这个举措说明央行希望保持目前资金适度平衡的局面,在经济金融形势未出现明显变化时,不会动用除公开市场作外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换句话说,目前货币政策进入了观察期。
【网络要闻】
2月8日早间,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主要门户网站均报道重点略有不同,其中,新浪重点报道了29名在苏丹遭劫持中国工人全部获释的新闻。网易、搜狐、腾讯均重点报道了成品油价格8日起上调,每吨涨300元的新闻。国家发改委今日宣布,自8日零时起上调汽油、柴油价格,其上涨幅度为300元/吨,折合零售价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重回历史高点。据悉上次发改委调整油价是在去年的10月9日,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300元。
此外,各门户网站还重点报道了中方考虑派员访问叙利亚问题有关国家;叙总统愿对话反对派,俄拟以阿盟计划为基础促成解决危机;中美俄等26国将共同商议抵制欧盟碳税;政府公车每周少开一天方案并非强制性要求;马尔代夫副总统宣誓行使总统职权;央行要求满足首次购房家庭贷款需求;李克强强调,让保障房违规者付出高代价;国家外汇局称,中国未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吴英死刑仍存变数,最高法最终裁定还是未知数;中石化四川公司涉嫌非法借贷20多亿,回应称系诽谤等新闻。
【数据要闻】
1、7日纽约汇市美元对主要货币下跌
2月7日纽约汇市欧元对美元反弹,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也下跌。截至当天纽约汇市尾市,1欧元兑换1.3248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3125美元;1英镑兑换1.5893美元,高于前一个交易日的1.5827美元;1美元兑换76.76日元,高于前一个交易日的76.59日元;1美元兑换0.9125瑞士法郎,低于前一个交易日的0.9190瑞士法郎;1美元兑换0.9958加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0.9965加元。
希腊政府7日准备就国际组织提出的财政紧缩方案进行最终讨论,市场预计希腊最终可能接受国际组织提出的作为第二轮援助款发放的紧缩条件。此前投资者担忧如果希腊无法获得第二轮援助,将于3月中旬陷入债务违约。
2、亚太早盘多上涨 日股盘初小幅上扬
截至北京时间8:08,日经225指数报8971.65点,上涨56.13点,涨幅0.63%;韩国综合指数报1984.60点,上涨3.01点,涨幅0.15%;澳交所普通股指数报4350.7点,上涨5.8点,涨幅0.13%;新西兰50指数报3316点,上涨0.86点,涨幅0.03%。
【货币商品】
1、白银期货有望年内推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7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配合证监会及其它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白银期货上市的工作,预计白银期货将在年内推出。
2、发改委:适当调整油价有利保障供应
国家发改委7日宣布自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机制适当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利于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同时有利于合理引导社会消费,促进节能减排。
4、发改委:目前成品油价对应国际油价为每桶92美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7日发出通知,决定自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每桶92美元左右,相当于成品油价格每吨调控了1000多元。
【产业经济】
1、今年铁路投资所需资金全部落实 产业基金有望年内成型
历经4年,铁路产业基金终于浮出水面。据了解,目前铁道部正在与各方面沟通,在基金的募集计划、基金管理人、未来的基金投向等问题上做进一步研究,并准备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备案报批。
2、1月300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降近7成
经过一年多的严厉调控,全国多数城市土地出让金大幅缩水,使得今年的土地市场形势依然不乐观,1月全国各类型土地出让金均同比大幅减少,北京、上海已率先下调土地收入预算。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1月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895.9亿元,同比减少67%,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532.4亿元,同比减少74%。
【财经预测】
1、1月CPI周四公布:或涨4.1% 存准率可能再次下调
据国家统计局安排,代表通胀水平的1月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9日(本周四)上午9点30分公布。多家机构预测,受元旦和春节因素的影响,1月CPI的同比(较去年同期)增速料为4.1%,基本与去年12月(4.1%)的增速持平,但不改后期通胀回落的趋势。
【市场评论】
1、美欧再掀宽松浪潮 考验中国决策智慧
龙年伊始,美欧再宽松调门愈唱愈响,中国决策难上加难。
周二,澳大利亚央行率先公布了议息决定,继续维持利率在4.25%。此前,美联储已在中国春节期间开启了新一轮政策宽松的闸门。当局宣布,将现行“零利率”政策的执行期限从原来的2013年中期进一步推迟到2014年年底;在上周的国会作证中,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毫不回避在必要时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话题。一些华尔街大行预计,美联储最早可能在春季就启动QE3.
位于主权债危机漩涡中心的欧洲两大央行周四也将公布最新利率决策。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宣布扩大购债规模。而对于欧元区,分析师的普遍看法是,本周仍会按兵不动,但央行很可能给出暗示,会在3月份实施第三次降息,将利率拉回到0.75%的历史新低。
“保增长”的压力促使美欧央行不得不重新祭出QE的撒手锏。出于同样的考虑,新兴经济体也在纷纷“去货币紧缩”。韩国、印尼等多个国家的央行本周将宣布利率决定,宽松预计会是主基调。
需要指出的是,美欧掀起的新一轮宽松浪潮可能给广大新兴经济体的决策带来考验:如果欧债持续恶化,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将是必然的选择;但对西方继续印钞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威胁,却又不得不有所顾忌。在中国,万众期盼的存准率下调一再“爽约”,已被一些人怀疑为外部环境使然。
大摩的全球经济研究团队预计,如果无法在政策上取得进展,欧美经济衰退可能全面爆发,可能给中国留下一个更加艰巨的刺激国内需求的任务。但该团队也指出,中国的决策者也会意识到政策过度宽松的后果以及经济过热和通胀的潜在风险。由此,这一轮的政策宽松将不同于3年前,更多是扭转过度紧缩,而非采取刺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