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要闻】
1、季节反弹难阻CPI涨幅下行
国家统计局将于9日公布1月物价涨幅数据。由于春节因素存在,先前CPI同比涨幅逐月回落态势或受挑战,环比可能出现较大涨幅。然而,季节因素影响是暂时的,未来几个月CPI同比涨幅仍有较为确定的回落空间。经济有望“软着陆”,物价在一段时间内无通胀与通缩之虞,宏观调控将进入比较“舒适”的区域。
2、1月外贸可能出现逆差 2月或转暖
本周,海关总署将公布1月外贸数据。从目前券商对该数据预测看,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可能出现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个位数甚至负增长的情况,贸易逆差可能再度出现。但2月外贸形势或有所好转。
3、温家宝:国内经济体制上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
温家宝总理在广东听取基层群众意见时指出,国内经济体制上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
□进出口政策要总体保持稳定;
□帮助稳定欧洲市场,实际上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少,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
□企业要特别注重提升竞争力,包括加大研发力度,培育自主品牌,调整出口结构,开辟新的市场。
4、祁斌:应推动社保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撰文提出,“应推动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这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既要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治理水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强化保护投资者机制,又要发展机构投资者并不断提高其理财服务能力;既要有战略性的顶层制度设计,也涉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协调和各级政府及企业的共同参与。”
5、2月6日盘前主要网站重点报道一览
2月6日早间,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主要门户网站报道的重点聚焦在温家宝考察广东和叙利亚局势两方面。其中,新浪、腾讯着重报道了温家宝到广东省走访企业、村庄,考察人才市场和海关物流园区,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新闻,新浪选取了温家宝重提小平南巡讲话强调坚持改革开放的角度进行报道,腾讯选取了温家宝表示没有程序民主就无实质民主的新闻点。腾讯和网易则重点报道了美欧阿盟寻求“联合国框架外”干预叙利亚的新闻。
此外,各门户网站还重点报道了我国中东部今起遭大风降;欧洲多国机场受降雪影响被迫关闭;我国禁止境内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我国拟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养老金投资;国航南航借款约30亿美元买飞机获发改委批复;教育部要求高校把军训作为必修课;报告称2010中国近6成捐款流入政府;工商介入苹果与内地企业iPad商标争议案;多家银行限制存折使用范围,分析称背后藏猫腻等新闻。
【证券要闻】
1、上市公司大股东连续两月净增持
尽管市场接连下挫,但资金的角力正悄然生变。英大证券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按月度数据计算,在2011年12月及2012年1月,共计316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告,大股东增持市值近70亿元,单月增持股份数及市值均超过减持数量。这是自2010年5月以来,增持力量首次“翻盘”。
2、上交所再发新规 细化公司年报叙述性信息披露
为增强上市公司年报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日前向上市公司发布了《上市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工作备忘录第五号——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编制要求》。该份备忘录强调了上市公司年报中叙述性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内容。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部分内容将是今年年报事后审核工作的重中之重。
3、纳指创11年新高中概股全线上扬
中国概念股上周全线上扬,纳斯达克中国指数3日报收于178.33点,全周上涨2%。美国劳工部3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月失业率触及近三年来最低水平。受此提振,当日美股三大股指均大涨超过1%,其中,主要跟踪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收于逾11年高点。中国概念股上周全线上扬,纳斯达克中国指数3日报收于178.33点,全周上涨2%。
4、垃圾债开闸在即 备案即可发行
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软肋——债券市场,即将迎来一场变革,而这场变革的急先锋,有着一个难听的俗名——垃圾债。垃圾债正式的名称叫“高收益债”,指的是评级低于投资级的债券,由于违约风险高,它们通常支付较高的收益。据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已于近日召开了高收益债券座谈会,多家证券公司参会,高收益债相关办法有望在近期颁布,并且最快本月落地实施。
5、产业资本增持大小非惜售 蓝筹股主导估值保卫战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以蓝筹股为主的沪深300市盈率仅为10.76倍,而中小板与创业板则分别为25.87倍与34.83倍。从估值看,蓝筹股的整体市盈率已经低于两个重要历史大底998点和1664点的平均水平。 产业资本增持和“大小非”惜售,这“一正一反”两股力量对A股的投资价值看法趋于一致。产业资本拉开了A股估值保卫战的帷幕。
7、创业板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重要推手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启动已运行两年多,创业板市场初具规模,投资者结构逐步优化,一批高成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迅速崛起。创业板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和上市示范效应,带动了创业投资的增长,同时,创业板再吸聚人才、推动创新、技术产业化、资本支持等方面的特有功能对于调结构、转方式可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8、创业板年报靓丽 七成预增56家净利超50%
据了解,所有创业板公司根据规定在1月31日前都发布了业绩预告,根据统计显示,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以上的创业板公司有56家,其中,净利润超过100%的创业板公司有11家。而发布净利润增幅最大的公司则是银河磁体,其预告的2011年业绩的最大增长幅度为190%,其次是易联众、铁汉生态、正海磁材,他们的业绩预告增幅分别为176.81%、125%和120%。
9、创业板逆风突进 成调结构重要引擎
中国的创业板,诞生于全球金融危机之际,成长于世界经济衰退的危难之间。经过两年多发展,创业板已经成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为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10、上市公司要向投资者传递准确动态信息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第五号年报工作备忘录,规范年报披露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动态信息,使投资者了解更多关于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突出公司个性化内容的披露,不可千篇一律。
11、45%机构连续3月未参与新股询价
股市低迷,新股频现开盘首日破发,机构参与新股询价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从2011年11月到今年1月底,连续3个月未参与新股询价的机构(不含推荐类)达到了129家,占比达到45.26%;不参与创业板询价的机构比例更高,达到了65.26%,在285家询价机构中只有不足99家近3个月参与了创业板新股的询价。
12、本周两市解禁市值约48亿 降79%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两市共有8家公司共计4.47亿股解禁股上市流通,合计解禁市值约48亿元,为年内偏低水平。
【产业经济】
1、人民日报: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管理的第一步
2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该报记者王炜的文章《保障房分配,公平之关怎么把?》。文章称,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管理的第一步,做不到公平分配,保障房就有可能变成有钱有势人的寻租乐园。要做到公平,需要有严格的程序和制度。制度和程序越细致、越透明,实现公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去年保险业总资产首次突破6万亿
日前,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保险业2011年全年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保险行业总资产首次突破6万亿元,达到60138亿元,同比增长19.1%。
3、我国禁止境内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根据国务院授权,中国民用航空局于近日向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中国境内各运输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
4、1月25日以来21种监测蔬菜价格全部回落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2月5日,蔬菜、水产品价格以降为主;肉类、水果、禽蛋价格微幅波动;食用油价格稳中有涨;成品粮、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5、中电联预计今年电煤供需紧张仍将持续
2月5日消息,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预测,2012年我国电力增速将放缓,电力供需总体仍然偏紧,区域性、时段性、季节性缺电较为突出,最大电力缺口3000-40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