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内】
►央行半月内四次强调稳健货币政策。
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四季度例会表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央行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第四次强调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
►人民日报:中国有条件避免楼市硬着陆,2012四大看点。
一、海外房地产市场硬着陆的基本规律
首先,引发重大不良后果的房地产调整,往往发生在房地产市场的成熟阶段和经济缺乏内在增长动力时期。所谓成熟阶段,指的是供给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从一手房和二手房交易量比例来看,在房地产市场较成熟的欧美国家,二手房是交易的主体,占交易总量的80%以上。
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时期之后,往往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进而使得资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脱离实体经济面快速上涨形成泡沫。当维持泡沫的条件无法持续时,市场就会崩溃。除了德国以外,美国、日本、英国、爱尔兰等在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后,都曾因未能确立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而过度依赖房地产和金融业的拉动,从而为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其次,房地产成为重要的金融资产,是引发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当房地产成为企业和家庭的重要金融资产之后,房地产往往作为抵押品推动信用扩张,使得房地产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并容易导致经济的过度繁荣。一旦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整,止赎房便成为恶性循环的引爆剂。
第三,引入了过高的杠杆率,使风险急剧上升。房地产泡沫通常是在金融工具的帮助下实现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起源,是金融机构给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放贷,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杠杆工具使经济整体负债率急剧上升,最终资不抵债。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居民和企业大量卷入房产和土地投机活动之中。银行、证券公司则推波助澜,使得资产泡沫借助贷款、股票、债券和投资信托产品循环放大。而一旦进入去杠杆过程,风险便开始暴露。
二、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四个特征
与西方国家房地产市场相比,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不能简单比照国外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历史来推测中国房市走势。
1.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属发展中市场,存在刚性需求
2.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结构尚不完善,存在调整空间
3.房地产杠杆率低,风险主要通过产业链传导
4.房价回落是政府主动调控所致,并非供求关系出现逆转
三、我国具备避免房地产硬着陆的宏观有利条件
1.经济具有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潜力
2.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3.政府拥有充足的提供最终流动性的能力
4.具有较充实的财政基础
四、推动房地产市场必要调整,避免硬着陆的政策思考
1.利用规范民间借贷的时机,推动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行业的必要调整
2.以"鼓励消费、抑制投机"为目标,适度调整房地产调控方式
3.创新保障房建设机制,减少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产生的震荡
总之,我国既有宏观条件,也有政策空间避免房地产硬着陆风险。尽管如此,仍需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及时、合理应对突发情况,着力避免多个因素共振引发的风险。
►温家宝:明确实行稳健货币政策,钢铁业须兼并重组削减过剩产能。
元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湖南省湘潭市、株洲市,深入企业、建筑工地、居民社区和农贸市场,调研经济运行,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曹慧泉说,目前钢铁行业背上有"三座大山":产能严重过剩,铁矿石被高度垄断,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
温家宝说,钢铁业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产能过剩。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实行兼并重组,削减过剩产能,否则的话翻不了身。第二,铁矿石价格高。原料出口商其实是抓住了我们的软肋,就是产能过剩,又缺乏灵活机制,非开工不可,非生产不可,非购买不可。市场是垄断的,企业又竞相抬价,形不成拳头。这么大的产能,购买这么多的铁矿石,但在铁矿石市场上缺乏有力的话语权。第三,归根到底钢铁企业要进行调整重组。结构调整、企业重组、技术升级是钢铁业面临的三大任务。如果不在这三个方面加以根治,小打小闹、小补小修,永远改变不了。这确实是全国性的问题。我国的钢铁业已有很好的基础,有人才,有设备,现在就是需要科学规划,下大决心、下真功夫进行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
►专家预计今年我国CPI涨幅约4%,稳物价不可松懈。
在多番稳物价、防通胀的调控措施下,2011年8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不断回落。多数专家分析认为,2012年我国物价总水平上涨压力明显降低,全年CPI涨幅预计在4%左右。但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国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今年抗通胀稳物价的工作不可松懈。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CPI涨幅同比已连续回落,表明前期物价调控政策正在明显起效,通胀压力正在逐步缓解。虽然近期由于春节假日及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不排除近一两个月CPI同比可能还会小幅走高,但并不会改变CPI同比总体趋于下行的态势,预计2011年12月份CPI同比增幅为4%左右。
对于全年的物价走势,大部分专家和机构预测,今年CPI总体涨幅将继续走低。中国银行近日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季报预测,2012年我国CPI上涨3.5%左右。报告指出:“随着经济景气回落、食品价格高位回落和输入性通胀的减缓,2012年物价涨幅将明显放缓。”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预计,今年物价总体水平将保持下行状态,月度之间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总体CPI涨幅将维持在4%左右。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明日召开,或宣布促消费新政策。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或将于明日(1月5日)召开,为期两天。
在这一备受关注的会议上,除将要明确2012年的进出口相关政策外,业界认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本次会议或将显露出更多促进消费的新迹象。
►十二五煤层气规划发布,17项能源政策今年将密集出台。
►面临产能过剩风险,汽车整车制造不再被鼓励。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日前对外发布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2007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同时停止执行。
本次《目录》修订,考虑到国内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纳入允许类;在鼓励类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
新《目录》发布后,有国外媒体称,中国收紧外商投资汽车产业政策,将降低对汽车行业中外资的支持。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利用外资鼓励类中删除,是由于中国整车制造能力已经有些过剩,整车企业过多。这是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作出的正常调整,不存在收紧的问题,也不会影响现有的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继续经营。
►超三成政府采购预算今年起面向中小企业。
根据财政部的消息,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制定《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规定,2012年1月1日起,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各部门,在满足机构自身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当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
►央行:保持合理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总规模。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召开的201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措施的逆周期调节功能,保持合理的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总规模。
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国 际】
►1月3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报收12397.38点,上涨179.82点,涨幅为1.47%;标准普尔500指数报收1,277.06点,涨19.46点,涨幅1.55%;纳斯达克指数报收2648.72点,上涨43.57点,涨幅为1.67%;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为5699.91点,上涨127.63点,涨幅为2.29%。
►英国FTSE 100指数收高2.29%,报5,699.91点;德国DAX 30指数涨1.5%,报6,166.57点;法国CAC 40指数升0.72%,报3,245.40点。
►1月3日NYMEX2月原油期货报收于每桶102.96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13美元,涨幅4.18%。近月交割的2月RBOB汽油期货结算价涨9.12美分,至每加仑2.7486美元,涨幅3.4%。2月取暖油期货结算价涨12.4美分,至每加仑3.0382美元,涨幅4.3%。2月份交货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87美元,收于每桶111.25美元,涨幅为3.6%。
►1月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2月合约收于每盎司1600.50美元,较上一交易上涨33.70美元,涨幅2.15%。在整个2011年中,纽约金价上涨了10%。
在纽约市场的其他金属交易中,3月份交割的期银价格上涨1.66美元,报收于每盎司29.57美元,涨幅为5.9%,创下自去年11月底以来的最高单日百分比涨幅;3月份交割的期铜价格上涨9美分,报收于每磅3.53美元(约合每吨7782美元),涨幅为2.7%;3月份交割的期钯价格上涨7.35美元,报收于每盎司663.50美元,涨幅为1.1%;4月份交割的期铂价格上涨27.60美元,报收于每盎司1432.50美元,涨幅为2%。
►12月30日波罗的海国际干散货海运指数中,BDI指数报收于1738点,与上一交易日持平;BCI指数报收于3287点,与上一交易日持平。
►12月30日巴西图巴朗-青岛铁矿石海运费为29.462美元/公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西澳-青岛海运费为11.550美元/公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
►韩国推出责任管理制严控物价上涨。
韩国总统李明博强调韩国政府今年的政策重点是把通胀率降至3.5%以下,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大幅上涨,应有具体人员对此负责。
韩国央行上周四宣布,维持2012年通胀目标区间在2%-4%不变,并称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将坚决以稳定物价为重心,同时将金融和经济形势,以及国内外风险因素纳入考量范围。该行还预计,2012年,韩国消费者物价涨幅将回落,但回落速度较慢。
►主要经济体今年到期债务超7.6万亿美元。
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将有超过7.6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其中中国今年的债务额为1210亿美元(约合7619.6亿元人民币)。分析预测,今年多数国家将面临借贷成本上升的局面。
据该报道援引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和美国的到期债务最多,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2.8万亿美元。西方七国集团和金砖四国即将到期的债务总和目前已经由一年前的7.4万亿美元上升至超过7.6万亿美元。如果算上利息,全球主要经济体今年所需的再融资规模将超过8万亿美元。
►经济回暖预期趋强 全球股市普涨迎新年
由于最新公布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采购经理人指数普遍超出预期,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渐趋强烈,全球主要股市在新年首个交易日集体走强,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早盘一度大涨逾2%。
2012年1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3%,重返荣枯临界点之上;1月3日公布的英国2011年12月PMI由47.7%上升至49.6%;美国2011年12月PMI则由上月的52.7%上升至53.9%,超出53.2%的市场预期值。全球PMI值集体回升,表明全球经济在经历前期低迷后,正步入回暖轨道。
受此影响,亚太股市新年首个交易日呈现普涨格局。其中,香港股市高开高收,恒生指数以接近全日最高点位收市,报18877点,涨幅达2﹒4%。澳大利亚悉尼股市S&P/ASX200股指收报4101.20点,涨幅为1.10%。
美国股市表现抢眼。截至北京时间1月3日23时,美国道琼斯指数大涨1.9%至12456点,标普500指数上涨1.8%至1280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至2657点。欧洲股市继1月2日上涨之后,1月3日继续走强,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1.6%至5662点,德国DAX指数上涨1.3%至6154点,法国CAC40指数也在盘中翻红。
大宗商品方面,受伊朗方面警告美国航母不要返回波斯湾等消息影响,截至北京时间1月3日23时,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7%至每桶102.5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盘中上涨逾2%,突破1600美元关口。
分析人士预计,在全球货币宽松势头渐起的宏观背景下,加之企业盈利提高和经济复苏势头不减,美国股市或将带动全球股市走出2011年的低迷状态。
而目前波斯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也令投资者对原油的供应情况产生担忧。外界猜测,伊朗可能对西方国家对其制裁做出激烈回应,包括对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正常航运进行干扰,而该海峡是重要的原油输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