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51网络采购首页新闻资讯国内资讯11月29日三大证券报财经要闻摘要
11月29日三大证券报财经要闻摘要
2011/11/29 9:32:51 来源:51网络采购 点击:287次
内容摘要:11月29日三大证券报财经要闻摘要

【宏观经济】

1、银行近两月发债融资960亿元

    四季度以来,银行发债融资补血步伐明显加快。截至目前,近两个月已有7家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960.5亿元次级债。若加上其他获准发行金融债的多家银行,整个四季度银行通过债市融资的规模将非常可观。

    上述银行均表示,发行次级债所募集的资金均用于补充附属资本,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年底临近,银行发行次级债的热情仍然高涨,在银行间市场上演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

2、工商总局:支持公司以多种方式合并分立重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8日发布意见,要求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做好公司合并分立登记,促进公司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

意见指出,支持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合并分立重组,支持各类企业合并分立重组。支持公司自行选择重组公司类型。合并、分立后存续或者新设的公司,只要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可以选择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类型。

3、陈德铭:一系列新的自主开放举措正有序推进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8日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中国将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推动中外投资合作的全面和深入发展,在全面履行削减关税、市场开放等入世承诺的基础上,一系列新的自主开放举措正在有序推进中。

【产业经济】

1、城市公交建设试点启动 城轨或成投资热点

    交通运输部昨日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在规划、资金、土地、路权、财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2013年底前,将确保全部启动30个城市的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12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公交都市”和若干个国内领先的国家“公交都市”。

    业内人士分析,“十二五”期间,城轨交通将成为继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之后的新一轮铁路投资热门领域,相关的产业各方将因此而受益,如机车设备制造企业中国北车、中国南车 ;相关配套设备生产企业;钢材企业;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企业银江股份 、宝信软件 ;交通监控视频生产企业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 等。

2、“十二五”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速将超11%

    《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8日公布。《规划》提出,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1%

《规划》明确,30个服务贸易领域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这些服务贸易领域首先涵盖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领域,如旅游、建筑服务等,其发展方向在于“巩固优势”;其次涵盖了一些符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新兴领域,如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其发展方向在于“重点培育”。其中,证券期货服务领域提出的重点工作包括:研究探索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和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和人民币股票,支持境内企业境外上市,逐步探索推出以股票、利率、汇率、银行贷款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加大期货市场发展力度,有序推出新的期货产品等。

3、“十二五”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升级

    国家发改委28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国30%以上的城市实现“限粘”、50%以上县城实现“禁实”;全国实心粘土砖产量控制在3000亿块标准砖(折合)以下,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所占比重达6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75%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

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升级,适时调整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墙体材料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落后产品、技术和设备的淘汰,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做好烧结制品企业的整合改造提升。

4、兼并重组引领建材业“十二五”发展

    28日,工信部印发《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成为发展“主题”。

    《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面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10%;协同处置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5、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发布

    国土资源部28日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重点在油气资源、煤炭与煤层气资源等六大领域开展利用,建设60个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600个左右示范工程。

    此前,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姚华军透露,未来五年国家用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专项资金将达到400亿左右。这些专项资金将在全国选取40多个企业和平台作为依托来落实。

6、工信部酝酿提高黄金行业准入门槛

    记者从工信部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黄金行业管理座谈会上获悉,工信部正在制定黄金行业准入标准,日处理能力50吨以下采选项目将被勒令退出市场。

    工信部人士表示,“十二五”是我国黄金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上措施主要是为实现黄金产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科技创新取得进展,绿色矿山建设得到广泛推广等目标。因此,在对小金矿进行清理后,主管部门还将鼓励大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加境外资源供给。

【货币商品】

1、理性应对经济放缓 货币政策仍将“稳健”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速将会继续放缓,现在还存在分歧的问题是经济是否会硬着陆。在此背景下,呼吁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放松的声音不绝于耳。

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确定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和目标,从已有的信息来看,明年货币政策很有可能继续保持稳健基调。业内专家认为,经济增速放缓源于增长潜力回落,而非紧缩政策影响的周期性下降,这一事实必须平静接受。在此基础上应该尽快寻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尽量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小QFII”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在月度外汇占款近四年来首降之际,记者从多个部门证实,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进入加速推进阶段,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将有望获得投资A股市场的渠道。

    早在今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时曾表示,将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股市要闻】

1、生不逢时 今年新成立基金仅四成获正收益

    在今年股债双杀的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业绩一片惨淡,今年发行的新基金仅四成不亏钱。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25,今年成立的新基金达到230只(ABC分开计算,下同),其中获得正收益的产品有87只,再加上单位净值仍保持1元面值的6只刚成立的新基金,只有93只今年成立的新基金没有亏钱,占比为40.43%

2、投保基金将探索参与投资者纠纷调解及仲裁

    新任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下称“投保基金”)总经理庄穆昨日表示,投保基金下一步将继续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新举措和新方法,重点研究开展包括拓宽监测数据应用渠道、探索参与投资者纠纷调解及仲裁、继续抓好上市公司投保状况评价、丰富投资者保护内容形式等在内的四方面工作重点。

    国资委去年结转和结余近26亿元

    昨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国资委201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显示,2010年一般预算收入686063.39万元(包括上年结转和结余247266.1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399092.59万元;收支结余286970.8万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2735.25万元;结余分配29982.2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59723.78万元。

3、创业板退市制度出炉 将设退市整理板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论证,深交所拟定的《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昨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在退市条件、退市时间、风险提示方式等方面对现有创业板退市制度进行多项完善。

    《方案》主要从六方面对创业板退市制度进行完善。一是在创业板现有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11项退市条件的基础上,增加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和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两个退市条件。二是完善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同时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三是对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加快退市速度,缩短退市时间。四是设立“退市整理板”,公司终止上市前,给予一定的“退市整理期”,在此期间,将其股票移入“退市整理板”进行另板交易。五是改进创业板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调整“*ST”制度,通过强化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信息披露以及深化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方式充分揭示退市风险。六是明确退市公司去向安排,创业板公司终止上市以后拟统一平移至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4、证监会部署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

    日前,中国证监会组织召开证券期货监管系统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视频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部署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主席助理姜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各地人民政府切实做好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条底线。证监会各地派出机构要准确理解清理整顿工作政策界限,积极配合各省级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要求,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尽快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

(责任编辑:admin)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
已有0人参与(注:以上仅为网友个人评论,不代表51网络采购同意其观点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