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1 9:25:25
来源:
51网络采购 点击:378次
内容摘要:控制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
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焊接材料。为了保证焊接结构的使用性能,焊缝金属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取得:一是采用与母材金属的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接材料;二是采用与母材金属化学成分完全不相同的焊接材料,如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用与母材金属成分相同或相接近的焊接材料施焊时,焊缝金属与热影响区将会硬化变脆,有很高的冷裂纹倾向。为了防止冷裂纹产生,对于材料厚度大于2mm的焊件通常要进行预热,焊后要缓冷并还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压力,从而有助于提高焊接接头性能。
当焊接构件不能进行预热或者不便进行热处理时,可以使用与母材金属化学成分不相同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其焊缝金属为奥氏体组织,焊缝金属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它能松弛焊接应力,并能够溶入较多的扩散氢,且氢的扩散速度很慢,可降低焊接热影响区过热区氢的集聚,所以能降低焊接接头形成冷裂纹的倾向。但是这种焊接接头的材质不均匀,焊缝与母材金属的膨胀系数也不相同,在循环温度下长期工作,在熔合区产生的切应力可能会导致焊接接头提前失效。此外,焊缝金属的强度将低于母材。
对于简单的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采用非奥氏体焊缝金属时,焊缝金属化学成分调整的余地不大,一般都采用同质金属为焊接材料。否则,偏离母材化学成分的焊缝金属将难以得到符合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即使采用同质金属为焊接材料也应有所调整,必须严格限制S、P等有害元素的含量。Si在Crl3型马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中能促使形成粗大的马氏体,因而也要限制。降低C含量,有利于减小淬硬性,焊缝金属中含有少量Ti、N或A1,也可细化晶粒,降低淬硬性。
多元合金化的Cr12基马氏体耐热不锈钢,主要用途是耐热,通常希望焊缝金属化学成分接近母材。选择焊接材料时,必须保证焊缝金属不出现铁素体,因为铁素体对性能十分有害。由于Crl2基马氏体耐热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铁素体形成元素(Cr、Mo、Nb、W、V等),因此,必须加入适当的奥氏体形成元素C、Ni、Mn、N等。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用所有的熔化焊方法进行焊接,由于这类钢有很强的冷裂倾向,因此,选择焊接材料时,必须保证低氢,甚至超低氢。焊条要用低氢型。表5-2给出了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材料。
.jpg)
(责任编辑:admin)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
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