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财经】
1、王岐山强调地方金融机构勿片面求大盲目扩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1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地方金融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和创新,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王岐山指出,金融机构自身也有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要立足当地,合理布局,规范运作,避免片面求大和跨区域盲目扩张,在提高自身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更大功夫。
王岐山强调,防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要处理好金融业与百业的关系,密切关注和跟踪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内金融市场动向,依法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非法交易所等违法活动,维护金融秩序,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条底线。对于各类金融风险的处置,要坚持“谁的孩子谁抱”的原则,明确责任,确保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2、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披考核划四等级
深交所日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据介绍,本次修订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量化的考核指标,从信息披露、规范运作、监管措施和违规处罚等方面建立了量化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增加了上市公司自评环节,进一步提高了考核标准的客观性、考核过程的公开性、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以及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同时更好地发挥了信息披露考核对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正面引导作用。
根据新的《考核办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依据信息披露质量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按照情节轻重,新办法详细列举了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不得评为A的十九种情形、应当评为C的十八种情形以及应当评为D的九种情形。
3、本周解禁市值186亿环比减少近三成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两市共有21家公司的解禁股上市流通。两市解禁股共计17.08亿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24%。其中,沪市12.26亿股,占沪市限售股总数0.22%;深市4.82亿股,占深市限售股总数0.27%。以11月18日收盘价为标准计算的市值为186.38亿元,其中,沪市7家公司为130.58亿元,占沪市流通A股市值的0.10%;深市14家公司为55.80亿元,占深市流通A股市值的0.12%。本周两市解禁股数量比前一周28家公司减少5.10亿股,减少幅度为23.00%。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减少73.92亿元,减少幅度为28.40%,目前计算为年内偏低水平。
4、欧债危机大厦将倾 IMF或挑大梁
尽管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国债收益率接连突破7%的危险标杆,市场对欧债危机加剧的担忧升温,金融市场也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此时,围绕欧洲央行应当采取何种应对举措和承担何种角色,各方也出现了较多争议。有消息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望与欧洲央行一道在救助欧债危机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5、监管层统一合同格式提高基金审核效率
基金公司产品申报或将更为便捷,基金市场化申报更进一步。上周,监管部门向基金公司下发了《股票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填报指引》(试行)的通知,引导基金公司的产品申报规范,以提高基金产品审核效率。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为推动市场化步伐,监管部门已经在今年4月15日发布了征求意见稿,11月14日这一指引正式发布给基金公司。
据了解,此举是监管部门为了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提高日常普通型证券投资基金新品审核效率推出的又一举措。针对当前股票型和混合产品基金是最主流的基现状,此次统一合同格式申报产品将从股票型和混合型开始,待基金公司熟悉规则积累经验后,再结合其他类型基金产品的特点加以推广。
6、温家宝:要认真实施完善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安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9日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东亚峰会时提出:要继续把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作为当务之急。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金融合作。要认真实施、完善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安排,稳妥推进新的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挖掘内需潜力,增加区域内贸易规模,提升贸易水平。各国要以实际行动反对保护主义,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温家宝指出,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安全没有因为南海争议受到任何影响。各国根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自由得到了充分保障。
7、温家宝: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9日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温家宝强调,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深化双方经贸合作上下功夫。温家宝建议,在更高水平、更大规模上开展中美投资贸易合作,包括中方扩大自美商品进口,鼓励企业到美投资,深化双方在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医疗卫生事业、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为此,美方应在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准入、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尽快采取实际行动。
温家宝还称,中国一直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9月下旬至11月初,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出现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这种情况不是人为决定的,是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反映。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新变化,并将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
8、ETF终止连续十周净申购
上周出现6.34亿份净赎回 上周,ETF连续十周的整体份额净申购戛然而止,出现6.34亿份净赎回。分析人士认为,ETF出现净赎回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机构投资者获利了结,是否代表机构看空后市,还需观察。
Wind数据显示,8月29日至11月11日,ETF连续十周呈现整体净申购,净申购份额达157.48亿份,使ETF总份额增加21.08%。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当期净申购份额分别达25.39亿份和66.87亿份,深证100ETF当期净申购53.79亿份。
然而,上周ETF出现6.34亿份整体净赎回,其中上证180ETF与深证100ETF成净赎回主力,分别被净赎回2.61亿份和3.58亿份,上证50ETF保持小幅净申购0.15亿份。
8、创业板再融资 公司债券破题
业内呼吁尽快推出创业板再融资的呼声很高,这得到了证监会的回应。创业板持续融资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非公开发行公司债率先破题,引导创业板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实际确定融资规模,均衡使用多种资本市场工具,抑制在首次公开发行时“一次募足”的冲动。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监管部门正充分借鉴主板市场和国际市场经验,研究制定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建立适应创业板公司特点的科学、便捷、高效的再融资机制,形成创业板市场完善的规则体系。
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执行《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有关规定,所发公司债券为公司依照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在发行对象数量、发行方式等方面均参照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有关规定,发行对象数量不超过10名。
9、欧美债情拖累 美股创两个月最大周跌幅
欧债危机的进展仍充满悬念,而美国国会特别委员会在削减赤字方面的谈判缺乏进展,这两大因素令投资者深感不安。受此影响,18日欧美股市主要股指普遍下挫。从全周来看,美国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单周跌幅创两个月来最大。
据海外媒体报道,欧洲央行18日再次出手在二级市场买入部分欧元区国家政府债券。此外,市场传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望联手欧洲央行在救助欧元区债务危机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情绪。
10、“十二五” 石化总产值将达16万亿元
“‘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继续稳步壮大,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到2015年,全行业总产值增长到16万亿元左右。”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19日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部分石油和化工产品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民营企业应该找好切入点,充分参与到石化产业的发展中来。
【产业经济】
1、矿产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三成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11月20日表示,目前我国油气、铁、铜等对外依存度接近50%或超过50%,我国矿产品进出口已经占到进出口总额的近35%,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
2、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已形成文本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高云虎19日在高交会上表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自2010年着手编制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已形成文本。按照《规划》,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5%。
《规划》提出,重点支持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领域。
【财经评论】
1、明年经济增速或继续下滑 专家称政策不宜反应过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1-2012)”11月20日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滑,物价水平也会出现较明显的回落,而整体的宏观政策不宜做过度调整。
2、下半年中签资金平均盈利33% 网下打新再成机构避风港
今年下半年沪指跌幅接近12.51%,网下打新却成为机构的避风港。据统计,机构下半年网下配售的已解禁新股平均获利高达33%。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7月份以来发行的新股中,目前有64家上市超过3个月,机构网下配售股已经解禁流通。这些公司解禁当日开盘价较发行价平均溢价33%,也就是说,如果在解禁当日套现的话,中签资金平均可以获得超过30%的丰厚收益。
(来源: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