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青拓特钢棒线材加工项目优化报告表公示
近日,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福建青拓特钢有限公司青拓镍业配套不锈钢棒线材加工项目优化提升改造项目报告表》,并决定受理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申请。
据显示,该改造项目于一期钝化生产线加入硫酸、盐酸酸洗工序,建设5 台台车退火炉(4用1备)、5 台罩式退火炉(4 用 1 备)、1 台φ60-130mm 七辊桥直机、1台φ15-40mm七辊桥直机、6 台φ15-42mm 开卷桥直机、2 台φ5.5-20mm扒皮机、1 台φ8-32mm扒皮机、2台抛丸机等相关配套公辅设施,优化提升改造完成后全厂生产规模保持不变。
鞍钢联众公司通过JIS认证
近期,鞍钢联众公司成功通过JIS认证,标志着该公司获得日本高端市场“通行证”,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JIS认证是日本工业标准认证,由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制定,是针对日本国内工业产品的技术标准规范,广受国际市场认可。此次认证覆盖28个钢种的热轧及冷轧不锈钢产品,涉及NO.1、2B等多种表面品级,有力彰显了该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以及产品成分控制、机械性能、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能力。
广西钢铁3800mm宽厚板单日发货量超1万吨
近日,广西钢铁3800mm宽厚板单日发货量突破1万吨。自3800mm宽厚板生产线投产以来,柳钢销售中心、广西钢铁、物流公司等多单位围绕产销运环节,创新协同模式,打出了一套漂亮“组合拳”,推动发货量不断攀升。
生产管理方面,广西钢铁热轧总厂、制造部等多部门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实现排产生产、库存管理全流程无缝衔接,大幅缩短产品从生产到装运的周期,实现降库目标
。
销售策略方面,创新推行“产线直发+按堆销售”的精益销售策略,同步优化垛位管理、完善直发流程,并优化余材销售机制,有效提升了装车效率,压缩产品转运周期。
物流调度方面,通过创新采用“热钢直装+甩挂运输”组合模式,合理利用码头场地资源及门机空闲时段进行货物集港作业,实现了钢材产品发货的快速装卸,显著提升整体发货效率。
浦项股份成功申请新专利
2025年5月16日,浦项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低温冲击韧性优异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20019173A,申请日期为2023年5月23日。
根据该发明的一个实例,可以提供一种奥氏体系不锈钢,以重量%计,所述奥氏体系不锈钢包含:C:0.03%以下(0除外)、N:0.150.25%、Si:1.0%以下(0除外)、Mn:3.37.5%、Cr:17.022.0%、Ni:6.59.5%、Cu:1.2%以下(0除外)、Mo:0.8%以下(0除外)、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奥氏体系不锈钢满足式(1):70≤(100ASP)/(Ni/Mn)≤170,在196℃下的夏比冲击能量为120J以上。(其中,ASP是指奥氏体相稳定性,ASP由551462(C+N)9.2Si8.1Mn13.7Cr29(Ni+Cu)18.5Mo计算,Ni、Mn是指各元素的重量%)。
宝钢德盛提质稳产彰显效益
在宝钢德盛热轧厂高节奏生产环境下,层流冷却辊道作为板带质量控制的咽喉环节,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成材率与产能释放。随着热轧厂窄、薄规格生产比例的提升,M5段内冷辊冷却效能不足引发的快换板变形问题逐渐凸显;受限于原有快换板结构设计,高速轧制时冷却不均导致局部热膨胀超标,辊道标高异常波动达±5mm,造成板带咬入夹送辊前发生弹跳废钢。仅两个月时间,因弹跳问题引发的非计划停机达12次,废钢损失超200吨。
面对这一制约产线高效运行的“卡脖子”难题,热轧厂设备管理室联合轧钢作业区成立专项攻关组,通过现场实测数据的交叉验证,锁定快换板冷却不到位变形严重这个症结,创新推出“分体式方案+材质优化”解决方案。通过优化结构,采取快换板分体式设计,避免了中间连接板冷却不到位变形拱起问题;此外对快换板的材料进行升级,采用耐热合金,使高温变形量降低70%。
在设备改造完成后,辊道标高稳定性实现显著提升。通过持续监测发现,改造后稳定控制在±2mm以内。标高稳定性的改善,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废钢难题。改造前,因快换板变形引发辊道标高异常,致使窄薄规格板带弹跳无法正常咬入卷取夹送辊,每月废钢次数平均达到3次。而自改造投用至今,此类废钢现象已彻底归零,生产连续性得到有力保障。
未来,热轧厂将持续监测层流冷却辊道设备状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不断收集运行数据,进一步优化改造方案,提升设备性能和稳定性。还将加强技术创新,探索更先进的冷却技术和材料,为热轧生产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包钢股份焊丝钢产品成功开拓高端市场
日前,包钢股份凭借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服务领域的深度协同,成功推动高端焊丝钢产品实现市场突破,该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煤矿机械等方面。包钢股份通过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巩固了在特种钢材领域的竞争优势,为高端制造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此次合作的企业为国内焊材行业领军者,其焊材产品曾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包钢股份通过提供高性能材料支持,助力该企业拓展更广领域市场,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包钢股份焊丝钢产品的高端化水平,更彰显了以技术驱动市场升级的战略成效。
当前,包钢股份正加速推进“钢铁+服务”产业生态圈建设,未来将持续聚焦高端市场需求,深化研产销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强化客户需求响应能力,推动特种钢材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浙江青山成功申请新专利
2025年5月16日,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食品领域用绿色环保型软磁不锈钢线材及其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20006184A,申请日期为2025年2月11日。
该发明涉及一种食品领域用绿色环保型软磁不锈钢线材及其生产方法。软磁不锈钢线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0.03%;Si:1.40~2.00%;Mn:≤0.40%;Cr:18.0~20.0%;Mo:1.30~1.60%;Nb:5*(C%+N%)~0.45%;S:0.05~0.15%;Te:0.0030~0.0300%;N:≤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不锈钢炉料依次经过电弧炉冶炼、AOD炉冶炼、LF精炼、连铸、修磨、轧制、固溶和酸洗处理,得到软磁不锈钢线材。该发明具有在保证优异磁性的同时、改善软磁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硫化物形貌分布、提高车削加工性能、适用于食品领域的优点。